close
台湾之音立刻下载官方APP
开启
:::

台資企業回流 盼投資障礙少「卡關」

  • 时间:2013-09-18 15:50
  • 新闻引据:採訪
  • 撰稿编辑:劉靜瑀
台商投資高峰會今年邁入第4年,共有11家台商和經濟部簽署投資意向書,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675.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多朝向製造業高階研發和服務業加值創新發展。雖台商選擇回流,但業者也抱怨,從地方到中央政府,太多行政程序「卡關」,成為影響投資最大障礙,期盼政府能有效解決。
◎台商回流 製造業研發、服務創新為主
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加上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改變,海外台商近年面臨競爭和挑戰,當台商開始思索未來布局時,回台投資成為選項之一。
經濟部連續4年舉辦台商投資高峰會,今年共有11家台商和經濟部簽署投資意向書,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675.5億元。經濟部分析,這次簽約廠商的回台投資計畫多朝向製造業高階研發和服務業加值創新發展。
其中,因為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食品集團大廠大成長城公司打算從飼料、養殖、電宰、熟食進行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才能有效控管食品品質。大成長城公司總經理莊坤炎:『(原音)考慮到整個一條龍的經營,我們從飼料、飼養到衛生條件管制上面,包括電宰條件管制,能夠讓所有東西可以testability(可測試性)。』
向來幫歐美知名化妝品品牌代工的台灣廠商太和生技,多年來以上海為基地發展, 在台商投資台灣高峰會上,太和生技簽署投資意向書的金額為7.5億元,目前已選定屏東加工出口區設廠,預計2014年底可以開始投產。
太和生技董事長郭靖凱指出,大陸工廠主要鎖定當地市場,而台灣所生產的商品則是瞄準全球市場;他們之所以選擇回台投資,除了因為土地取得成本低之外,人才培訓也是考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郭靖凱:『(原音)台灣土地取得成本低,研發資源,台灣大學系所有20幾所跟我們行業相關,最大的目的就是整合台灣學術資源,作為台灣未來研發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投資障礙 企業盼地方政府別程序「卡關」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不少台商反映回台投資遭遇尋找土地、勞工等問題,有不少問題還需要跟地方政府協調。
義联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就表示,今年預計在高雄有4個投資案,總投資金額約為新台幣600億元,從鋼鐵業轉作醫療和觀光服務業。不過,林義守指出,在企業投資的過程當中,經常面臨行政問題「卡關」,他呼籲地方政府應配合辦理,才能有效招商。林義守:『(原音)4個案子應該接近600億元投資,都在高雄,配合政府需要發展醫療觀光產業,整個集團以前是鋼鐵,現在往政府需要的產業,我們來配合發展。很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手續,整個投資方案都卡在主管單位,這無法發展。我建議、拜託地方政府的手續要配合辦理。』
◎排除投資障礙 政府單一窗口受理
為排除台商回台投資所遭遇的問題,經濟部自去年開始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成立單一窗口受理各種台商回台投資案,由經濟部和跨部會開會討論,目前已受理35案,整體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1,800億元,可創造近3萬個就業機會。經濟部長張家祝:『(原音)台商回台遭遇的問題,也是我們政府最關切的問題。我們有一個優惠、具體方案,我們也希望加速完成ECFA後續協商;另外,我們也有專業貸款政策,能加強台商回台投資的一些誘因。』
對廠商來說,若擁有MIT品質保證,確實能為商品帶來加值商機,像是化妝品代工廠台鉅企業和太和生技都打算在台灣擴大研發規模,未來前進國際市場時也會主打台灣品牌。另外,台灣產業聚落優勢也不容小覷,像是巨大機械就運用在中部的自行車產業聚落,積極推動台灣成為全球自行車潮流的領先者。
原本以製造業或代工為主的業者近年紛紛轉型,不管是轉作服務業或是發展自有品牌,當台商積極考慮回台投資的同時,期盼政府能給予更多協助、排除投資障礙,從地方到中央得更同心協力,因為創造優質的投資環境不只能吸引海外台資企業回流,世界各國的外商更可能是未來有潛力的來台投資案源。

相关留言

本分类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