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湾之音立刻下载官方APP
开启
:::

首屆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 新生代原民藝術家作品驚艷

  • 时间:2023-11-18 23:50
  • 新闻引据:採訪
  • 撰稿编辑:江昭倫
首屆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 新生代原民藝術家作品驚艷
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展出幾位年輕藝術家作品,令人驚艷。圖為原住民藝術家陳亮以相紙和月桃編織手法,構成如同臉部辨識系統,探詢自我認同議題。(江昭倫 攝)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第一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溯源》,正在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展出,匯聚國內外25位藝術家,在園區八角樓特展館、文物陳列館、生活型態展示館,展出不少精彩且重量級作品,當中除了有近兩年代表台灣參加雪梨雙年展及卡塞爾文件展的重要作品,更可見新生代以不同過往的媒材手法,處理自我認同、重建人與自然關係及探詢未來等議題,令人驚艷。

雙策展人提出雙子題  思索文化溯源

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溯源」,邀請那高・卜沌(Nakaw Putun)與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策展。

那高・卜沌將策展主題命名為「成為有靈的人」,藉由探詢南島族群的泛靈信仰,反思人類如何承襲幾千前古老智慧,重新找到與萬物共存的能力,也許以「成為有靈的人」的行動,可以為人類未來帶來一些想像。

在此命題下,武玉玲(Aluaiy Kaumakan)以「拓印」織就出家的模樣,該作品延伸自2022年雪梨雙年展作品。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則帶來她參展2022卡塞爾文件展的「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回應人類航行造成的物種交換,從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的傳播途徑,映照出各地多重歷史與殖民痕跡。還有即將代表台灣參加2024雪梨雙年展的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以台灣男性原住民肖像畫回應高更畫中常見的大溪地女性,其殖民視角對女性慾望的感官與太平洋島的異己想像。

武玉玲(Aluaiy Kaumakan)以「拓印」織就出家的模樣。(江昭倫 攝)

伊誕・巴瓦瓦隆則提出「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策展主題,從南島民族有共通的宇宙觀、相似的語彙,以及現在同樣面對的資本與殖民議題,邀請不同藝術家,以手作的能量,回看過去、面對未來。伊誕・巴瓦瓦隆:『(原音)面對未來,我們要怎麼想?我們要怎麼看?可能我們要用我們代代相傳的那種我們自我的能量或我們的lima,手作的藝,藝術的「藝」,來討論我們未來,甚至在這個我們面對複雜的現況裡面,我們也是用我們的能量,找到解決的方法。所以我們在這整個場域裡面,我們的靈;我們的「藝」,藝術的「藝」;我們的「織」,編織;我們的「造」,造船的「造舟」,還有我們的故事,還有我們的儀式,都在這個場域裡面把它串接起來。』

有室內設計經驗的伊誕・巴瓦瓦隆,在空間運用與藝術家作品之間,有很巧妙的安排,像是雷恩(Kulele Ruladen)的動力機械裝置〈祖靈的形態〉,將古老能量「火」轉化成現代電能,並藉由「老鷹」作為祖靈顯現的一種形態,放在展區外,就像邀請祖靈來看展。伊誕・巴瓦瓦隆:『(原音)祖先的型態可能是老鷹,可能是花,可能是蝴蝶,總之他(雷恩)相信在病床上斷氣離開變成祖先的那些人,會呈現不同的形態,呈現在我們的世界裡。』

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的作品〈路〉,則在挑高空間中,以苧麻編織作品,創造一個像是從海中升起的島嶼形象,背後有著從天而降的瀑布,呼應溯源主題。

米類・瑪法琉〈路Dalan〉。(江昭倫 攝)

新世代原民藝術家 媒材使用手法令人驚艷

更特別的是,伊誕・巴瓦瓦隆邀請不少新生代原住民藝術家,他們使用的媒材、創作的手法,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像是布農族藝術家胡家榆(Ali Istanda),以擅長的版畫技巧,創作〈洪水過後就有島嶼〉,從布農神話中,思索人與島嶼及海洋關係。

陳亮(Sutipau Tjaruzaljum)與郭悅暘(Ljaljeqelan Patadalj)則採用影像,以及相紙作為媒材,運用月桃席的傳統編織手法,像是用臉部辨識系統,思索自我認同。伊誕・巴瓦瓦隆:『(原音)有非常多人是在探討遷徙和復返的歷史背景,所以在他的影像,這個「距離」,還有他們手作編織的「變遷」,其實也是他們在講很多人在問他像不像?是不是原住民?在這個時代變遷底下,怎麼樣重新再復返「我是誰?」這個意思。』

高敏修〈記憶平板〉系列,透過游移在原鄉和都市間的原住民,他們的記憶物件,加以組合,再透過攝影方式呈現,藉此訴說自已的文化失落感。(江昭倫 攝)

另一位新世代原民藝術家高敏修的作品〈記憶平板〉系列,透過游移在原鄉和都市間的原住民,他們的記憶物件,加以組合,再透過攝影方式呈現,感覺他們像有文化的根,但又沒有,藉此訴說自已的文化失落感;高敏修另一個〈繚繞獸首〉系列,則是透過重塑人與動植物所產生的新的容貌,試圖重新建立人與環境之間新的連結。

首屆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也邀請到外國藝術家參展,包括著名紐西蘭毛利藝術家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的〈海洋遊牧民族〉影像作品;印尼藝術家馬爹(I Made Sukariawan)的精彩手作木雕;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的動力機械裝置〈想家〉,以海洋上樹立高腳屋,屋頂上飛翔著風箏的意象,伴隨著展場旁的隘寮溪,像是呼萬著大家,只要伴隨河流,就能回到思念的家。

馬來西亞藝術家朱威龍為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限定創作〈想家〉。(江昭倫 攝)

相关留言

本分类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