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湾之音立刻下载官方APP
开启
:::

還假於民,讓休假重回「有價值的日子」

  • 播出时间: 2025-05-16
  • 按讚加入生活五四三粉絲團
生活五四三

來賓:宋源烽

台灣是全球工時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最新統計,2023年台灣勞工年總工時達2030小時,居亞洲第二、全球第五,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這樣的過勞現象不僅影響健康,也反映出台灣職場對「休假」價值的長期低估現象,制定國定假日有其意義。

5月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新增四加一天國定假日,包括:

• 小年夜(除夕前一日)
• 教師節(9月28日)
• 光復節暨古寧頭戰役勝利紀念日(10月25日)
• 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
• 勞動節(5月1日)——從原本僅限勞工放假,擴及全體國民。

這些假日中,多數是在台灣2001年實施週休二日後,被刪除的七天國定假日之一。這次修法可說是象徵性地回應當年勞方的權益的受損,卻也不單是數字的「加回」,更是價值觀的「加值」。

旅遊專家宋源烽指出,休假不只是放空與旅行的機會,更是「與家人相聚、回望歷史、培養生活感」的珍貴時間。以小年夜為例,未來春節最多可能出現「休四放十六」的新攻略,但這不該被簡化為拼假技巧,而應視為一種集體社會節奏的重組,讓節慶能真正有「過節」的氛圍。然而,休假的增加不應是零和遊戲。資方擔心營運成本、勞方關注工時與健康,這背後是「勞資信任」與「制度設計」的再協調。這次新增假日能否被社會接受、企業配合、民眾實質享有,考驗的不只是立法效率,而是整體社會對「生活品質」的重新定位。

這不是單一條文的勝利,而是社會成熟度的試煉。從數字補償走向價值修復,才是真正屬於這世代的假期改革。

节目主持人

相关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