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湾之音立刻下载官方APP
开启
:::

搖不停恐「假性地震」上身 醫:腹式呼吸、減少資訊暴露助放鬆

  • 时间:2024-04-23 11:06
  • 新闻引据:採訪
  • 撰稿编辑:劉品希
搖不停恐「假性地震」上身 醫:腹式呼吸、減少資訊暴露助放鬆
22日傍晚開始地震不斷,許多人整夜難眠,更感到焦慮緊張,甚至出現「假性地震症候群」。(示意圖/Freepik圖庫)

花蓮整夜震不停,全台多縣市也明顯感受到搖晃。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今天(23日)表示,在大地震後,很多人會有「假性地震」的錯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容易暈眩者都是容易出現假性地震的族群,其中又以女性更常見,他建議民眾透過腹式呼吸練習放鬆;諮商心理師藍挹丰則建議民眾減少地震資訊暴露,以降低焦慮感。

22日傍晚開始地震不斷,23日凌晨更接連出現規模6以上的地震,之後顯著有感地震仍不斷,許多人整夜難眠,更感到焦慮緊張,甚至出現「假性地震症候群」。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23日受訪表示,「假性地震」是蠻常見的情況,當大地震發生後,餘震不斷,一般人在驚恐之餘都會出現「假性地震」,只是程度不一,曾經歷重大創傷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是神經質性格、完美主義者,以及自律神經較敏感、易暈眩的人,都較容易出現假性地震;此外,女性也比男性容易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他說:『(原音)假性地震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講,因為我們腦裡面有一個叫杏仁核這個危險情報中樞,所以一個重大的天災譬如說地震之後,我們的警報中樞就很敏感,比如說女性來講,杏仁核就超級敏感,那女性就比男性來講會容易感覺說唉唷又來地震了,會嚇一跳,然後會緊張不安。』

楊聰財建議民眾除事先做好防震準備,在地震來臨時,也可透過腹式呼吸,提升副交感神經,幫助自己放鬆,此舉可讓自己產生淡定的感覺。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丰受訪時則表示,地震發生後,民眾常會急著查看新聞,但當自己被這些資訊過度影響時,應適時減少收聽閱讀的頻率,以降低自身焦慮。此外,民眾也可將焦慮的情緒轉移到檢視自己是否已做好避難安全準備,透過賦能讓自己安定一點。她說:『(原音)我們是不是已經有一個應變的一個方式、一些想法,我是不是替自己準備了大災難的時候,我可以幫助自己維生的那個狀況,花力氣在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上,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可以讓我們不單單只是轉移心思,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有一種賦能,就是empower給自己的這樣子的情況。』

藍挹丰指出,當地震來臨時,民眾可透過自己的習慣動作,如輕拍自己、捏住虎口等,安撫自己,並觀察旁人的反應,若身邊的人沒有那麼驚慌,便提醒自己不用這麼焦慮,將驚慌的程度降至保持警覺即可。

相关留言

本分类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