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湾之音立刻下载官方APP
开启
:::

香港環保政策盡顯現被滅聲的悲哀

  • 时间:2024-04-30 19:44
  • 新闻引据:採訪
  • 撰稿编辑:新聞編輯
香港環保政策盡顯現被滅聲的悲哀
海內外港人近期討論的熱話都落在香港的「環保政策」。(圖:Pixabay)

最近不管是香港境內還是海外的港人,討論的熱話都落在香港的「環保政策」。網路上一直在揶揄新政策,外帶不能使用包含餐具、蓋子在內的塑膠製品。當眾人焦點在政策擾民,木餐具供應商示範木刀切牛排用了三根叉子時,另一邊廂,日前環境諮詢委員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通過了大灣區「新田科技園」的環評報告。接納計劃中所建設「新田科技園」,根據報告該計劃將需要填平新田 248 公頃的濕地,如此重大的事情在昔日香港定必引起「千重浪」,無奈市民卻沒有太大反應。

根據過往「新界東北發展」、「高鐵風波」、「天星碼頭」重建等經驗,每當出現大規模改建,社會上各保育及社運人士定必會站起來反對。然而,今次的「平靜」明顯就是香港人在「國安法」與「 23 條」的淫威下,所出現的效果。

猶記得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媒體課的教授曾要學生們列舉不同的媒體,分析他們的政治立場。當時,教授提到一份在香港聲稱月賣過「百萬份」的報章(香港人才懂的「梗」),他們是親政府立場但是跟傳統「左報」不一樣是相對軟性。因為他們「大事親政府,小事罵部門」,只要不把槍口對準政權,閒時罵罵政府部門就可以看似「中立」,同時又能將小事成為市民發洩管道,疏通民怨。

或許這一策略是成功的,成功讓香港人在言論自由被消失情況下,為壓抑找到一點點的出口。境內香港人現在面對社會各大小事件的看法都是看似不想提不想理,政權要每個港人對社會麻木。然而,人是情感動物很難對身邊事完全麻木,假如當情緒日漸被壓抑,總要發洩。然而,想大聲疾呼又會擔心被視為與政權對抗,受到「國安法」與「 23 條」的逼害。取而代之,就是加重政治「娛樂化」的演繹方式又或是出前審視一下,甚麼題目可以講,甚麼題目要無視。

或許我們活在擁有言論自由的台灣或其他國家,很難確切感受到活在陰霾下的香港人。香港人很有靈活性,而且又會一直一步一步試探底線。也許,境內港人現在就是在試探,在大事情、屬於政治敏感的議題(如「 23 條」立法、土地政策、國安教育等涉及到「國安」、「政制」、大形利益等事)避而不談,只討論小事、甚至只把茅頭指向政府個別部門(警察、國安等執法部門除外),以換取有限度的「暢所欲言」的空間。但誰也明白這一切亦只不過是一時紓發,因為在過不久的將來,極權隨時能「大搬龍門」以言入罪⋯屆時,相信以香港人的智慧,一定又會有另一出路。再者,若然極權真的打算將唯一「出氣口」都堵截來換取「安靜」的話,相信市民很難以「沉默」來回應。

作者》張寧  香港青年,反送中後來台。

相关留言

本分类最新更多